三下乡 | 临澧普法正进行,青春学子争下乡——政法学院赴常德临澧开展普法活动
前期准备
7月2日下午,在参加完学校举办的“三下乡”动员大会后,普法团的同学们正式投入前期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任务分工、收集资料、制定表格、彩排小品等等。
踏上旅途
7月4日一大早,由政法学院18级法学二班、三班的8名同学组成的普法服务团,正式出发前往常德市临澧县,开始我们为期4天的法治实践活动。
邂逅临澧
7月4日下午,我们终于到达了临澧县梅溪村。
在当地司法所鲁所长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安福街道梅溪桥社区,通过与鲁所长以及社区负责人龚书记的交流,我们对当地村民的法律意识、解决纠纷的途径、普法的主体及普法的途径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善了我们原有的计划,为我们接下来的入户宣传做好了充分的前期调研。
7月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临澧县人民法院,我们有幸邀请到了临澧县电视台为我们记录并宣传此次“三下乡”普法活动。
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临澧县人民法院,了解了各个部门的工作,熟悉了法院的工作机制。
通过与相关负责人进行座谈会,我们对当地法制的实际情况、居民日常矛盾的主要种类以及向法院寻求帮助的主要案件类型都有了初步的了解。
当地法院接手的案件以民事案件为主,主要涉及的是家庭老人赡养、离婚纠纷、民间借贷以及工伤赔偿等方面,近年来有关经济纠纷方面的民事案件增长速度较快,这也侧面反映了居民的法律意识增强了许多。
在普法日,当地法院会趁着居民赶集的时间段,在人流量大的地方搭台宣传,现场进行相关法律疑惑的答疑。
最后,对于我们的普法活动,县法院给出的建议是更多地把焦点集中在与居民利益息息相关的问题上。
7月5日晚上七点半,身着红色宣讲服的我们于安福广场,准时开始我们的法律宣讲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表演《我要离婚》和《借钱》两个情景剧,在两个表演过后,我们及时为大家进行了有关婚姻和民间借贷方面法律知识的讲解。同学们还为大家补充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误区及解决途径。
活动过后,现场有许多存在法律困惑的居民向我们寻求了帮助,在利用已学过的专业知识的前提下,我们解决了绝大多数居民的困惑,但对于一些涉及到还未学过的专业知识的问题,我们留下了他们的联系方式,在第二天向专业指导老师咨询过后,我们也及时给予了电话回复。
一整天的活动下来,同学们收获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实践知识,我们需要做的,是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服务大众,去促进法治社会的建设。
入户宣传
在一系列前期工作的准备下,我们利用7月6日的上午和下午分别走访了梅溪村和总庙村,迎着艳阳进行了入户法制宣传。宣传内容包括发放调查问卷和法律知识宣传册及相关法律问题答疑。
在一整天的入户走访结束后,我们来到了安福街道总庙社区,当地村委会主任接待了我们,并热情地为我们提供了有关解决村民矛盾的调解资料。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积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
伟人故居
本次调研的最后一站,我们来到了革命伟人林伯渠的故居——临澧县修梅乡凉水井村。
林伯渠先生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早年加入同盟会、中华革命党,追随孙中山先生参加革命活动,在实践中逐步接受马克思主义,并于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等重要的革命活动,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吴玉章并称“延安五老”。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也应追随伟人的脚步,一步一个脚印地建设法治社会、建设美丽新中国!
